胸痛胸闷,怀疑心梗?抽血查个“心梗三项”吧!
“心梗三项”都查了些啥?
查的是三种心肌损伤标记物:,心肌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MB。
这些生物标记物,原本都是细胞里的物质,在心肌细胞里含量比较多、或者说比较特殊。当心肌细胞损伤后,这些物质会进入到循环血液,就可以被检测出来。由于这些物质可以比较敏感和特异地反映心肌损伤,所以称为“心肌损伤标志物”,也有称为“心肌坏死标记物”的。

肌红蛋白
这是存在于肌肉细胞里的一种蛋白质,心肌、平滑肌、骨骼肌等各种肌细胞里都有,只不过在心肌细胞里的含量最高。心肌受到损伤后,肌红蛋白就会从细胞里跑到血液里,然后从尿里排出去。肌红蛋白升高得很快,心梗症状出现时,肌红蛋白就开始升高,6~12小时达到高峰,3~4天降到正常。做动物实验的时候,结扎冠状动脉半小时后肌红蛋白就升高了。可如果血管通了,又会很快降下来。如果血管又堵,心肌再梗死了,这个肌红蛋白又会很快再升上去。
所以,肌红蛋白的特点是升高得快,下降得也快,对于早期发现心梗以及观察有没有再梗死有帮助。可是,骨骼肌里也有同样的肌红蛋白,也从肾脏排泄,骨骼肌体量又大,所以有肌病、肌肉损伤,或者肾功能、心功能减退,发生休克时,肌红蛋白都可以升高,就容易干扰结果,特异性就没那么强。

心肌肌钙蛋白
心肌肌钙蛋白对于心肌损伤的判断最特异了。它是心肌纤维收缩结构蛋白,是心肌细胞特有的。而且心肌肌钙蛋白的分子量小,就是个头小,一旦心肌缺血损伤,细胞膜稍有损害,这种肌钙蛋白就会跑出去,进到血液里。所以,如果血液里的心肌肌钙蛋白异常升高,就说明心肌细胞受损害了。肌钙蛋白出现得比较早,持续的时间也长,所以可以检测到的时间就长,按医学上的话说,是“窗口期”比较长,这就为临床诊断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肌钙蛋白的检测有两种,一种是普通检测,一种是高敏检测。早先用的是普通检测,一般在心肌梗死后4小时检测出肌钙蛋白升高,持续到两周左右。高敏肌钙蛋白检测技术则可以检测出从心肌细胞里释放到循环血液中少量游离的心肌肌钙蛋白,所以发现就比较早。一般心梗症状出现后1小时可以测出,快速升高,然后缓慢下降,持续几天。

MB
肌酸激酶,英文缩写“CK”,也就是平常说的肌酶。肌酶遍布全身组织,但同样是肌酶,构成却有所不同,叫做“同工异构酶”,简称“同工酶”,人体中很多种酶都是这种情况。这个肌酸激酶同工酶呢,里面主要有两种结构成分,M,B。这样就可以出现3种组合方式,MM,BB,MB。骨骼肌里主要是“MM”,脑细胞里是“BB”,那心肌细胞里呢,就是“MB”比较多了,所以就作为“心肌酶”了。
这个心肌酶CK-MB一般在心肌梗死疼痛等症状出现4~6小时开始升高,12~24小时达到高峰,平均是18小时;然后2-3天左右降到正常。
急性心梗发生后,这些心肌损伤标志物会出现升高,但是,从出现升高到被检测出来都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还与心肌梗死的部位、面积大小、局部血液循环等情况有关。因此早期检测正常也不能盲目排除,还得1~3小时后再复查,动态观察很重要的。

诊断急性心梗也不是非得看“心梗三项”。因为心肌细胞在血液完全断供20分钟后就可以缺血坏死,梗死范围也会逐渐扩大。这时心电会发生改变,心电图上会出现心肌缺血坏死的图形。如果症状典型、心电图出现ST段抬高、甚至Q波等心梗图形,就可以诊断急性心梗,不用非等化验结果的。
注意:既然是心肌损伤标志物,那就不一定只是心肌梗死时才升高,其他因素导致的心肌损伤时也会升高的。
(原创,版权所有,未经本人授权不得转载!)